內在小孩

重新擁抱你的純真與傷痛

· 催眠解密

你是否曾經在某些情境下感到特別脆弱,或對於看似微小的事情感到不成比例的情緒反應?這可能與你的「內在小孩」有關。

 

內在小孩這個概念,不僅揭示了我們童年的經驗如何影響了成人時的行為,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療癒過去的窗口。

內在小孩的由來與提倡者

 

內在小孩的概念起源於心理學和靈性成長領域。

  1. 卡爾·榮格(Carl Jung):心理學家榮格提出「純真自我」或「神聖小孩」的概念,象徵人類內在純真的核心,也代表我們內在的創造力與潛力。
  2. 約翰·布拉德肖(John Bradshaw):以《Healing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》一書廣為人知,他深入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塑造我們的羞恥感,並提供了一系列療癒內在小孩的方法。

 

什麼是內在小孩?

 

內在小孩是你內心深處那個保有記憶、情感與經歷的部分。

它代表了純真、喜悅、創造力,但同時也可能攜帶童年未解的傷痛和需求。

簡單來說,內在小孩就是「曾經的你」。不只是小孩的你」。

 

內在小孩的分類

 

以下是常見的內在小孩類型,幫助你辨識自己內心的聲音:

  1. 受傷的小孩:源自於創傷經歷,例如被忽視或虐待,常感到害怕、不被愛。
  2. 孤獨的小孩:因缺乏陪伴或支持,對親密關係有強烈渴望。
  3. 快樂的小孩:象徵純真與自由,但可能因壓力或成長中被壓抑。
  4. 責備的小孩:感到羞愧、內疚,對自己過於苛責。
  5. 頑皮的小孩:充滿好奇心與冒險精神,但可能因社會規範而被壓抑。

 

內在小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?

 

  1. 情感反應:如果內在小孩的傷口未被療癒,可能會導致成人時期過度敏感或防禦性行為。
  2. 行為模式:童年未滿足的需求會反映在成年後的選擇上,例如在人際關係中過於依賴或恐懼被拋棄。
  3. 對自我的看法:內在小孩影響我們對自己的接納程度,可能導致自卑或過度追求完美。

 

如何療癒內在小孩?

 

療癒內在小孩需要溫柔的接納與重新連結。以下是幾個簡單的方法:

 

  1. 與內在小孩對話
    花點時間靜下心來,想像你的內在小孩站在你面前。問問他:「你需要什麼?」「你害怕什麼?」用溫暖的語言回應他,例如:「我在這裡陪著你。」
  2. 重拾快樂經驗
    找回童年時期讓你感到快樂的活動,例如畫畫、唱歌或玩耍,讓內在小孩知道,他的需求是被允許的。
  3. 釋放情緒
    通過書寫、冥想或催眠來探索與釋放你壓抑的情感,例如傷痛、羞恥或恐懼。
  4. 催眠療癒
    催眠是一個深入內心世界的工具,可以幫助你溝通和療癒內在小孩。透過催眠,你能進一步探索過去的創傷,並在潛意識層面釋放壓抑的情緒。
  5. 自我肯定練習
    每天告訴自己幾句正向肯定的話,例如:「你很棒,值得被愛。」這能幫助你慢慢修復內在小孩的自我價值感。

與內在小孩共舞

內在小孩的存在提醒我們,即使生活充滿挑戰,內心深處仍有那個純真的自己渴望愛與關注。療癒內在小孩不僅是處理過去的傷痛,更是找回生命中的喜悅與平衡。

 

正如榮格所言:「幸運的人用童年療癒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

或許好好面對才能真正療癒